“野游”遇险救援,有偿还要有罚
后旅游时代,不少驴友已不满足于由景区提供的常规景点,而热衷于走常人不敢走的路线、看常人无法看到的风景。无限风光在险峰,“野游”对于曾经沧海的驴友来说,确实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但“野游”不是野炊,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危险境地。一旦遇险,就将惹出一长串的麻烦——救援不及时,驴友性命有虞;即便救援成功,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人遇险往往需要出动成百上千的救援人员。
当下,人力成本极高。大量的人力投入,由此产生巨额的救援成本,该由谁来埋单?要在过去,这不成问题,因为一直以来,大多数景区对于“野游”遇险的救援,都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并不收费。但在今天,无偿救援大有商榷的必要。若救援力量来自公安、消防等部门,就等于纳税人掏腰包。站在纳税人角度,我们有什么责任替不守规矩的驴友埋单?动用公共资源提供无偿救援,客观上助长了“野游”行为,亦极为不妥。实施有偿救援,让驴友为自己的“任性”买单,合情合理更合法——《旅游法》第八十二条有明确规定。
要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其他国家,违规者也可能被收取费用。在美国的大多数州,如果旅行者是在国家公园的范围内遇险,那么救援费用完全由政府埋单;但一旦旅行者擅闯无人开发、无人管理以及无人维护等地区遇险,救援费用必须自掏腰包。在日本,虽然警察救援不会收费,但警察人手有限,绝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民间专业救援机构支援,民间救援不但要收费而且非常昂贵——仅人工费平均每人每天就超过2000元人民币。不妨估算一下,如果出动100个人,搜索一天,需要多少钱?
严格来说,有偿救援只是“友情价”,远低于“成本价”,不足以支付所有费用。就像黄山风景区那次救援,累计发生费用15227元,获救游客才支付3206元。从责任承担角度,由于是游客犯规,理应负全部责任,就算“照单全收”,支付所有救援费用也是应该的。从惩戒角度,对“野游”遇险不应止于有偿救援,有必要实施惩罚制度,追加罚款,以儆效尤。今年5月,有一位违规穿越无人区失联50天、最后获救的徒步爱好者冯某,就被当地森林公安局处以5000元罚款。
黄山风景区试行有偿救援,开了一个好头,那些深受此类行为困扰的景区都不妨行动起来,尝试用经济手段捆住“野游”者的脚。(练洪洋)

删除操作
热点资讯
- 饶阳开展“强揽工程、 吃拿卡要”专项治理
- 江西推进多元化解联动解纷 将更多矛盾化解于法院门外
- 致敬!2019江西“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名单揭晓,九江一人上榜~
- 高温下的劳动者:守护赣江源头
- “野游”遇险救援,有偿还要有罚
- 大余县“五张牌”力促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
- 《长征组歌》唱响延安
-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
-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纪实
- 中央纪委:今年上半年处分省部级干部20人
- 一张长图看长征
- 不渝的初心 壮丽的答卷——革命老区江西70年发展巡礼
- 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集体约谈发行部领导班子
- 习近平的初心和恒心
- 不忘初心,习近平这些话字字珠玑
- 习近平: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 赣州市科协深化改革促创新发展走笔
- 小镇有了科创中心
- 赣州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500余万元
评论 共0条评论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点击加载更多